以数据看十六大以来无锡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无锡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市、“两个率先”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五年,是全市上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五年;是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互动并进的五年;是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跨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的五年;是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坚持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的五年。
1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再上新的台阶。2004年GDP超过2000亿元,2006年超过3000亿元,达到3300.59亿元。五年来,无锡的经济总量一直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10强,增速保持15%以上的较快增长,2003-2006年分别为15.4%、17.4%、15.1%和15.3%,四年年均递增15.8%,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5.1、1.4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继续保持15.4%的增速。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地方财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17.35亿元,年均增长26.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13.1%提高到2006年的15.7%。2006年无锡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达到7392美元,标志着无锡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 全面小康建设结硕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无锡围绕“两个率先”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比照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目标体系,经过3年多的努力,到2005年底,无锡除2个指标尚未达到标准值外,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23个指标达到或超过标准值,成为江苏省内第一批总体上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地级市,江阴市成为第一批总体上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县级市。2006年宜兴市围绕难度最大的富民指标,加大工作力度,致力富民增收,四大类25个指标,也有23个达到或超过目标值,总体上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06年年底,无锡在省内率先成为以县为单位在总体上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地级市。
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党的十六大以来,无锡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稳定发展农业、加快发展工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显现出一产比重趋于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的演进趋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3.5%下降到2006年的1.6%,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升了1.9个百分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200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是2002年的2.5倍,年均增长2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由2002年的198.41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515.67亿元,年均增长27.0%。服务业总量提升,2006年服务业总量突破千亿元,四年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4.7%。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9.5%。
4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党的十六大以来,无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化与加快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协同并进。2006年全市城市化率达到67.1%,比2002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随着一批城市道路、环境整治、卫生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工程的建成,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2006年末城市道路面积达到4906万平方米,比2002年末增加了911万平方米;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690公里,比2002年末增加了165公里;公交运营车辆2826辆,比2002年末增加846辆。五年间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市形象显著提升。2006年底,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2%。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由2002年的33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61万吨。无锡先后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5 寓富于民百姓增收
党的十六大以来,无锡把富民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不懈抓好就业富民、创业富民、置业富民和保障惠民,广辟富民增收渠道。2006年,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750元。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80元,年均递增16.2%和11%。收入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效应显现。收入的增长促进了生活质量的提升。享受和发展型消费比重上升,2006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4%,比2002年下降2.3个百分点。家用电脑、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加速进入家庭,2006年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电脑68.3台、农村居民27台,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38.8台和20台。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2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58.8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3.1%。
6 投资消费合力增长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党的十六大以来,无锡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稳定增长。2003-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4818.43亿元,年均增速达28.7%,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对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四年累计投资2799.5亿元,年均增长31.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所增强,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9.47亿元,四年年均增长15.3%。抓住加入WTO的契机,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2003-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1046.02亿美元,其中出口553.33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41.6%和42.9%。出口商品结构基本形成了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格局。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达到45.2%。利用外资大幅增长,质量不断提高。2003-2006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7.18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的48.3%。至2006年底全球500强公司已有72家在我市投资了137个项目。今年上半年到位注册外资同比增长44.8%。
7 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增添新动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无锡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2006年全市民营企业8.94万家,从业人员141.77万人,注册资金1840.65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821亿元,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5.2%,今年上半年提升至58.3%。民营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5232.77亿元,固定资产投入758.39亿元。民营企业出口势头迅猛,2006年完成出口36.83亿美元,占全市的17.2%。同时,进一步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实施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了国有、集体资产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增强了对社会资本的控制力。2006年末全市有境内上市公司20家,境外上市公司10家,控股异地上市公司4家,捆绑上市1家,募集资金总额达到200亿元人民币,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量连续多年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
8 就业再就业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加快完善健全
党的十六大以来,无锡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2003-2006年的四年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2.31万人,净增就业35.6万人,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21.82万人,2006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8%,比2002年末下降了0.57个百分点。2006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到307.9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57.65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保险扩面有序推进,2006年社会综合参保率提升至97.7%,有53.44万纯农民参加了新型农保制度,参保率达到87.7%。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大力推进农民健康工程,2006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9.0%,比2003年提高了20.4个百分点。
9 科技教育加速发展社会事业连创佳绩
党的十六大以来,无锡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创新创意产业,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3%,比2002年提高9.3个百分点。2006年末全市累计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87家。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发展。2006年末普通高校在校学生8.81万人,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年均递增25.5%。文化事业精彩纷呈。成功举办了“中国(无锡)吴文化节”等文化活动,节庆文艺演出、周末文艺表演、专场演唱会等遍及城乡,高雅艺术演出终年不断,形成了一批具有无锡鲜明特色和个性的文化“经典之作”、“精品之作”,2007年成功跻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8万人,比2002年增加0.64万人。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98.7%,比2003年提高13.4个百分点。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活动纷呈活跃。2006年全市各类体育设施42个,比2002年增加了32个,市体育中心建成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成功组织了包括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六项赛事等多项国际国内比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使无锡在2003、2004、2005年度连续三年在江苏省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中名列榜首。
10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党的十六大以来,无锡强调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环保工作不断加强,全市建成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烟尘控制区9个,面积554.26平方公里,比2002年增加119.06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9个,面积494.58平方公里,比2002年增加273.28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强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对各类噪声污染的监管控制,强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加快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步伐。城乡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2006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值0.094毫克/立方米,比2002年下降了16%。生活更加便捷,自来水普及率由2002年的92.7%提高到2006年的99.0%,煤气液化气普及率四年也提高了5.8个百分点。平安创建效果显现,近几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保持在90%以上。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无锡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是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锡城大地呈现出繁荣兴旺、政通人和的喜人景象。在优化发展的新阶段,无锡必将再创新的辉煌。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财经速递
网站地图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
初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实验班
初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
中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